从高中十一年级开始,以前在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学的科学(Science)分化为物理、化学、生物,因为听到学哥学姐们说物理太难,很多学生畏惧物理,不敢选这一科,其实学科没有难易之分,只有学习方法不同。
初学物理为什么会觉得难?
首先是学习方法问题。高中物理上来就是一大堆名词,距离(Distance)、位移(Displacement)、能量(Energy)、矢量(Vector)、标量(Scalar)、电(Electric)、磁(Magnetic),大有不把你搞糊涂不罢休的架势。初学物理的学生由于不掌握学习方法,对概念定理公式没搞清道理,理解不透彻,常常是拿着数字往公式里套,对了窃喜,错了叹气,既不知为何对了,更不知为何错了。
其次,高中初学物理正是数学和物理课程设置脱节的阶段。物理涉及矢量(Vector)及微积分(Calculus)知识,而此时的学生,高中数学刚刚学习到方程,物理中所需的数学知识储备没有跟上。一些学生上学期修了数学,下学期开始修物理,情况还好一些;反过来选课的学生由于物理所需的数学知识严重不足,给物理学习造成很大的障碍。物理的学习总离不开数学的帮助,电、磁、波部分尤为突出,例如频率与周期——倒数方程,波的运动——三角函数方程,核裂变——指数方程等等。
另外,物理虽说是一门理论科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把数学理论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物理要求很强的逻辑推理分析判断能力,思维严谨,这样的学习经验对高中生来说是全新的。就像数学应用题总是数学学习中的难点一样,缺乏生活常识的孩子们很难把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抽象的理论和计算相连接,这中间的结点如果没有打开,就会造成一筹莫展的局面,而一旦结点打通,就会豁然开朗。
知道了物理学习存在的这些问题,在辅导学生学习物理时,首先是鼓励学生要有信心学好这门功课,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同时也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帮助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了数学储备,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得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死板地套用公式,而是了解公式的数学推导,明白公式的物理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解题。发现学生的结点可能在哪里,帮助学生突破,是老师要做的功课。解决好这些问题,物理学习就上了一个新台阶。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